七月不銹鋼盈利能力再存隱憂 |
時間:2017-11-15 來源:不銹鋼現貨超市網 作者:不銹鋼現貨超市 |
近期,鋼協對外披露,2014年的前5個月,國內大中型不銹鋼企業(yè)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5036.08億元,實現利潤為17.54億元,首次實現整體扭虧。
不銹鋼企業(yè)盈利能力有所改善,主要得益于近兩個月原料跌價幅度超過鋼價跌幅,使得不銹鋼企業(yè)在鋼價下跌過程中盈利出現擴大。這種態(tài)勢一直持續(xù)到6月份。
相關機構市場監(jiān)測顯示,截至5月31日,61.5%澳粉外盤報價在95-96美元(噸價),較月初108-109美元下浮13美元。國產礦價格同樣延續(xù)類似的運行軌跡:一個月期間,大型礦企三次下調價格,最大累計下調幅度達105元;5月中旬普氏指數也跌破100美元關口,這些傳導至6月份不銹鋼廠的生產成本表現為加速下滑。
據Wind數據顯示,截至6月29日,A股共有15家不銹鋼企業(yè)發(fā)布了上半年業(yè)績預警。在行業(yè)寒冬期,多數企業(yè)均實現了盈利,10家鋼企上半年實現業(yè)績續(xù)盈或者預增。
但此后,鐵礦石價格和不銹鋼管等產品價格開始上演反趨勢走向,即礦價微漲,鋼價微跌。這讓國內不銹鋼廠的盈利空間再遭打壓。
以普氏指數和國內10大城市三級螺紋鋼均價為例,普氏指數在6月16日跌至89美元之后,開始低位反彈,截至7月7日,這一指數已經漲至95美元。期間,國內三級螺紋鋼噸價卻降了10元左右。
分析師表示,7月份鐵礦石價格微幅向上波動,又將不銹鋼廠剛剛得以喘息的成本壓力再次上滿弦,“只要礦價出現微漲跡象,7月份當月不銹鋼廠效益是否能延續(xù)好轉,就會面臨考驗”。
此外,盡管年中銀行間資金偏緊不再,“錢緊”難以再現,但不銹鋼生產、經營、消費等鏈條上的資金均是被收緊的。首先,銀行對不銹鋼廠和鋼貿商仍在收緊貸款,尤其對一些民營中小型不銹鋼廠,基本不給予貸款;再次,不銹鋼材消耗大戶房地產項目同樣是被銀行收緊的對象,無疑會抑制房地產開工率,阻礙不銹鋼材需求。 免責聲明:本平臺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及文章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果您發(fā)現平臺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 |